背景
肝硬化(LC)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其特征是整个肝脏出现再生结节伴有纤维间隔。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肝硬化的常见病因。虽然肝硬化在代偿期没有症状,但在失代偿期会出现各种症状的并发症,如黄疸、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HE)、肝肾综合征和肝肺综合征等,这些都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剩余75%肝硬化进展会显著改变肠道微环境:患者普遍出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肠壁黏膜通透性增高以及肠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这些病理性肠道变化相互作用,促使肠道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如脂多糖)进入血液循环,最终诱发肝硬化多种并发症。尤其在酒精相关性和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中,此类肠道病理机制对肝脏炎症反应及纤维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更为关键。
因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观察性研究,旨在揭示显性HE与SIBO的关联,以评估SIBO对显性HE并发症及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
显性肝性脑病的预测因素
▌ 通过Cox回归分析评估各临床特征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关联。单变量分析显示:产甲烷型SIBO(M-SIBO)阳性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细胞癌分期为显著相关因素。当设定甲烷临界值为5ppm时,M-SIBO阳性仍与显性HE显著相关。
▌ 虽然单变量分析中隐性肝性脑病(covert HE)和血氨水平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因既往研究证实二者是显性HE的预测因素,故在多变量分析中纳入M-SIBO、UICC分期、隐性HE及血氨水平四项变量,最终确定隐性HE和M-SIBO为独立预测因素。即使将M-SIBO诊断的甲烷临界值设定为5ppm,此结论仍然成立。
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根据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将患者按是否合并隐性HE和M-SIBO分为四组进行累积发病率分析。结果显示:既无隐性HE也无M-SIBO的患者组三年累积发病率仅为5.9%,而同时存在隐性HE与M-SIBO的患者组发病率高达46.7%。本研究表明,M-SIBO与隐性HE均为显性H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结
M-SIBO阳性是显性肝性脑病的重要预测因子,因此对合并M-SIBO的肝硬化患者需密切随访以防止显性HE发生。
参考文献:
Akira, Sakamaki., Kunihiko, Yokoyama., Hanako, Yamazaki., Takuya, Wakabayashi., Yuichi, Kojima., Kentaro, Tominaga., Atsunori, Tsuchiya., Kenya, Kamimura., Junji, Yokoyama., Shuji, Terai.(2025). 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 Is a Predictor of Overt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J Clin Med, 14(5), 0. doi:10.3390/jcm14051491
关于乐翌生物
杭州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乐为健康、乐雅生物、迈铄医疗三家子公司,专注于呼气分子诊断前沿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致力于消化等多系统疾病的快速诊断与早期筛查,是集研发、生产、营销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旗下自主研发Bioleya®呼出气体分析仪,是国内首款获批上市,采用“固定式+气相色谱”方法学,同时符合国际“金标准”*与中国“国标”*双认证的甲烷和氢呼气检测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正在形成中国专家共识,深化学科应用、规范行业标准、助力技术革新。
*Gasbarrini A, Corazza G R, Gasbarrini G, et al. Methodology and indications of H2-breath testing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the Rome Consensus Conference.[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9, 291:41-49.
*《气体中微量氢的测定气相色谱方法(GB/T 8981-2008)》、《惰性气体中微量氢、氧、甲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28124-2011)》
* 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属乐翌生物及旗下子公司所有,且为内部资料,不用于广告用途。任何篡改、抄袭,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引用、使用等行为均属于侵权,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中相关信息,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浙江省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