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春主任:提到癌症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赶尽杀绝” 癌细胞。但临床中发现,那些生存期远超预期的患者,往往不只是赢在 “消灭肿瘤” 上,更在于做好了这三件事 —— 它们看似与 “杀癌” 无关,却能从根本上为生命 “续航”。
第一件事是改善身体的 “内环境”,让癌细胞 “难以生存”。就像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癌细胞的生长也依赖失衡的身体状态:免疫力低下、气血瘀滞、脏腑功能紊乱,都会成为癌细胞的 “温床”。中药调理的核心正在于此,它不直接针对癌细胞,而是通过健脾养胃帮身体吸收营养,补气养血激活免疫力,让身体形成 “抗癌土壤”。比如治疗后食欲差、消化弱的患者,通过调理脾胃让饮食正常,体重稳步回升,免疫力自然增强;长期疲劳、气血不足的人,通过调和气血让精力恢复,身体才能有力量与肿瘤 “对峙”。这种对身体整体的调理,能从根源上减少癌细胞复发转移的机会。
第二件事是守住生活质量,让身体 “能扛住治疗”。很多患者一味追求 “缩小肿瘤”,却因过度治疗出现严重副作用:吃不下饭、卧床不起、免疫力崩溃,反而加速了身体垮掉。其实,癌症治疗的终极目标是 “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中药在这方面能帮上大忙,比如放化疗后恶心呕吐,通过调理胃肠功能减轻不适,让患者能正常进食;肿瘤引起的疼痛,用温和的方法缓解,减少对止痛药的依赖。当患者能自主吃饭、散步、和家人聊天,不仅心态更积极,也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形成 “身体好转 — 治疗顺利 — 更有信心” 的良性循环。
展开剩余34%第三件事是稳住心态,别让 “恐惧” 拖垮身体。马长春主任:临床中见过不少患者,肿瘤本身控制得不错,却因过度焦虑、失眠、抑郁,导致免疫力骤降,让癌细胞有机可乘。中医认为 “情志影响脏腑”,长期焦虑会伤肝、扰脾,进一步破坏身体平衡。这时候,除了家人的陪伴开导,中药也能通过调理情绪相关的脏腑功能,帮助改善睡眠、缓解烦躁。更重要的是患者要学会 “与癌共存”:把注意力从 “癌细胞有没有消失” 转移到 “今天有没有好好吃饭、散步”,接纳疾病的存在,反而能减少心理内耗,为身体节省 “对抗压力” 的能量。
杀死癌细胞是治疗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改善身体内环境、守住生活质量、稳住心态,这马长春主任:三件事看似 “不直接抗癌”,却能为生命筑起坚实的防线。就像治理一片土地,除了清除杂草,更要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才能长久保持生机。癌症治疗也是如此,兼顾 “攻癌” 与 “护本”,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发布于:四川省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